东莞阳光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泉塘:走进革命老区 重温东江纵队昔日峥嵘岁月

阳光寮步  http://lb.sun0769.com/  2021-07-06 11:10:22

仲夏六月,蝉鸣渐起。在泉塘这个充满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古村落里,东江纵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丽朝黄公祠)和新三区旧址(兼六公祠)静静伫立着,默默地讲述着那段光辉的抗战历史。

日前,笔者走进泉塘,沿着抗日先辈的足迹,循着古砖旧瓦,重温往昔的峥嵘岁月。泉塘社区位于寮步镇南部,又称“白水塘”,距今已有86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拥有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村落,1989年被划为革命老区村。在这个古村落里,岭南建筑特色风格的“丽朝黄公祠”威严耸立,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座静谧而庄严的建筑是中国人民抗日军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所在地。

微信图片_20210628141643.jpg

开展波澜壮阔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游击队过来这里时,我们民间全面配合游击队进行抗日。”今年69岁的泉塘村老党员黄淦轩说,自己从小听村里的老人讲泉塘这段浴血奋战的岁月,当年泉塘村民组织了农抗会、民兵组织、妇女组织全力配合游击队,帮助游击队进行放哨、站岗、运送粮食、运送伤员等工作。泉塘村上下一心,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

泉塘位于寮步镇中心区,新中国成立前,泉塘村以农耕为主,当地人多是劳苦大众,深受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民风淳朴但倾向革命,蕴藏着盼翻身、求解放的强烈愿望,群众基础良好。这里作为东莞知名的游击队活动地,在抗日战争中,革命先烈打击敌伪、痛歼日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1938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东莞面临着沦陷境地。东莞县委成立了“东莞县抗日模范壮丁队”,由王作尧任队长。1940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第五大队成立。其中,第三大队由曾生率领,在东莞大岭山及莞樟公路沿线一带活动,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东莞大岭山建立抗日根据地。泉塘村距离大岭山根据地,仅十多公里,而且靠近寮步圩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时寮步驻有日军,设有伪警察所,经常到大岭山根据地围剿扫荡,反动势力十分猖獗,对游击队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更快和更好地掌控敌情,做到敌动我知,主动有效地打击敌人,泉塘村具备了地利人和的条件。

1943年,革命的火种在泉塘点燃,泉塘担负着建立和发展当地党组织的重任,东江纵队的革命先辈们扎根于此深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年,东莞新三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区府设在泉塘兼六公祠。在新三区区府干部的带领下,村民开展抗日救亡和减租减息运动,抗击日伪军。

据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朱卫兵介绍,1942年和1943年间,第三大队的大队部就设在泉塘,在这里,游击队和民众一起宣传抗日,成立抗日民主政府,与日军和伪军以及国民党顽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微信图片_20210628141647.jpg

保护革命文物   打造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寮步是东江纵队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不仅孕育了一批血洒沙场的抗日将士,也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抗日史迹。其中,新三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兼六公祠便是其中一个。东江纵队战士何清、张锦标、黄介等人都在泉塘村留下了革命的轨迹。

当年的泉塘村有许多人参加游击队,对敌作战;许多人参加各种抗日团体组织,有效地配合和支持游击队。游击队隐蔽活动,有时住在祠堂,有时住在堡垒户家中。当时抗日烽火燃遍,群众情绪高涨。如黄棠同志身先士卒,组织民兵多次参与石狗岭、岗贝、富竹山、寒溪水、寮步圩等多次战斗,打击了敌寇的嚣张气焰……

新中国成立以来,泉塘社区一直重视当地的抗日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兼六公祠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东莞新三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是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重要历史见证。据泉塘社区的老人说,看到这座公祠就会想起革命前辈的英勇奋战的历史。为保护此遗址,泉塘社区现已启动兼六公祠的修缮计划。

“我们计划将东江纵队旧址丽朝黄公祠和新三区府兼六公祠,打造成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通过一张张久远的珍贵照片,一件件当时战斗的物件,去了解过去那段革命历史岁月,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到来。”泉塘社区党委书记黄树东告诉笔者,希望子孙后代铭记革命战士英勇奋战的历史,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