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闻香识寮步:寻香而跑 逐香而行

阳光寮步  http://lb.sun0769.com/  2017-06-07 17:28:52

市委综合二科科长/缪定中

图片1.jpg

跑行路线:

香市公园——迎香门——沉香文化博物馆——香慧寺——香市动物园——香市路——牙香街

夜幕降临,独立书房,取一支地道的沉香制品。点火,焚烧,瞬时余香袅袅,清香四溢。

很享受,这样的闲暇愉悦。虽然达不到古人焚香、品茗、读写的高雅境界,但沉香清新高洁的独特味道,却总能带来不一样的舒坦。

这熟悉的味道,是莞香的味道;这味道,源于东莞寮步。

寮步与沉香有缘。据早前一些文化学者考证,沉香早在唐宋年间就引入种植,入莞则为莞香。而寮步就是莞香最早的原产地之一。

明清时期,寮步的莞香贸易盛极一时,因而有“香市”之称,与广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罗浮的药市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市”。

莞香带来的荣光,还远不止于此。据香港大学史学家罗香林考证,香港之名竟也与莞香有关。在他的考证中,明清之时莞香贸易在寮步“香市”集聚,经加工后和茶叶、陶瓷一起运到香港销售,然后再大量远销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和地区。运香贩商的船只停泊于九龙尖沙咀,码头因堆放莞香香气扑鼻,整个岛屿因而香气四溢。因此,有了“香港”。

随着时光的流失,可以佐证的素材已经不多。当然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样的考证过于臆断。然而在我看来,纵然香港之名不是因莞香而来,但莞香经由香港再远销东南亚以及阿拉伯地区的事实断不会假,寮步因此成为当时名扬海外的“海上香路”的重要始发点的事实也都不会假。

我不搞学术研究,对细致的学术观点考究也没有见解。但作为一个生活和工作于斯多年的东莞人,此刻我是情感战胜理智。在个人情感深处,我宁愿对罗先生的考证深信不疑。

因为心中这份对于莞香的执念,我开始了在寮步的跑行之旅。

从东莞市区出发,经由八一路进入松山湖大道,约十分钟车程后,抵达第六高级中学辅道右拐,算是正式进入了寮步镇区范畴。继续前行,第二个红绿灯的左前方,便是整饬一新的香市公园,也是此行的起点。

于是乎,我的寮步跑行开始了:从迎香门到沉香文化博物馆,从香慧寺经香市动物园,从香市路最终抵达牙香街。每个点,始终都镶嵌着一个“香”字。在寮步的香道上,我寻香而跑,我逐香而行。

眼前的香市公园,地处寮步的新城中心区,却反常规镇区公园之象,并没有人声喧嚣的热闹,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流如织。

人工湖面积不算小,出落得波平如镜,也没有其他公园的水上游玩项目;岭南园林式建筑古雅大方,错落有致,而不显得局促;各种花草苗木点缀自然,远山林密如黛,绿荫成片,与四周五星级的悦莱大酒店、香市中学等人流密集场所相比,更显出闹中取静的意思。跑行其中,顿时有种心旷神怡的快感。

看了介绍,香市公园占地面积几近4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后天打磨多过先天禀赋的镇街公园来说,所费的心力实在算得上是大手笔了。园如其名,公园里的每个景致也都是以莞香文化为主题元素,全都是以香字组词——香的填空题。于是,我跨过厚重端庄的迎香门,跑过蜿蜒委婉的莞香湖,穿过风情万种的莞香苑,登上境界万千的香远塔,似乎在穿越一阙阙优美的“香式”的词牌名,神清随之气爽,脚步随之轻盈。

在香市公园的这些“香”式词牌中,我唯独在迎香门逗留最久。这座门楼式的建筑由灰瓦、门廊和石柱三部分组成,灰瓦高耸沉稳,门廊错落有致,各种浮雕栩栩如生,恢弘大气,浑然一体。

牌楼的中央“迎香门”牌匾赫然醒目,其下方左右两侧石柱上,一副对联格外显眼:“登高远望粤海明霞接苑门,历劫重光莞香美誉称寮步”。短短22个字,言简意赅,道尽了寮步以莞香文化为内核的丰富饱满的精神世界。

在寮步,在迎香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莞香之门,透过其中,窥见了寮步的前世今生。

过了迎香门,我的脚步丝毫快不起来,因为心随心走,眼神已经被其左后方的沉香文化博物馆所牵引。恰切地说,是首先被这个博物馆的高颜值所吸引。

乍一看,这个典雅建筑,立于半山之腰,棱角分明,端庄大方,宛如一个做工精美、玲珑剔透的香盒;再细看,外墙竟然镶嵌满了以“莞香”二字的篆体为表皮肌肤。匠心设计,令人击掌,直接展示出香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意境。

博物馆出自东莞本土设计大家、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作者何镜堂院士之手。何院士秉持世界眼光,再注入故土情怀,自然高人一筹,且感动人。

博物馆的牌匾上书“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九字,题字甚是苍劲,端庄厚重,气韵非凡,透着一股文化风骨。凑近一看,才知这也是国宝级大师之作,为国学大师饶宗颐亲笔所题。饶老年高,近年已甚少题字,这次能破例为博物馆题字,无疑体现出其对寮步沉香文化品牌的首肯与认同。

如果说博物馆的外在令人驻足的话,其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就令人栓心。我曾有幸在寮步朋友的引领下专程参观过博物馆,并且还在博物馆的顶楼与文化公司的同仁同叙莞香掌故,品茗莞香茶,畅饮莞香酒。写意的时光虽然短暂,后来每每想起仍是回味无穷。

想当日,在美丽的博物馆女向导的引领讲解中,我首次沉醉于莞香的世界之中,体味到莞香的无穷魅力。毫不夸张地说,香博物馆是莞香世界的窗口,既有镇馆之宝乾隆年代铸造、当时亚洲最大的沉香香炉,也有数以千计价值不菲的各种沉香实物展示,更有对中国传统香文化特别是莞香文化历史的详实介绍。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博物馆利用生动的文字、详实的图片、微缩模型、投影和先进的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了寮步的香市历史,介绍了莞香的种植、香市的由来、香具的使用等香文化的方方面面,让人充分体会到莞香的可爱。

出了香文化博物馆,我来到了一墙之隔的香慧寺。我印象中,之前虽然屡次来香市公园一带游玩,却并未见到香慧寺。听了朋友介绍才知,香慧寺于前几年才兴建,但其佛缘善缘却在旧时就已种下。

香慧寺所在地为神仙岭脚下,据说原本是寮步著名的文昌庙旧址。关于文昌庙,也有一则与莞香密切的传说。相传,文昌庙因终日焚烧莞香,香气弥漫,直上九霄,吸引了天上众多仙人寻香而至,故名神仙岭。当地一位贫苦失意的书生,用上好的莞香敬佛后,结果金榜题名。今日寮步人在文昌庙的旧址建成香慧寺,寓意开启智慧、福德之门。我不善顿悟。诚如香慧寺宣传语所言,香慧寺是“一个让莞香和灵魂回家的场所”。此话不假,至少在香慧寺,人是宁静的、善念的。

从香慧寺继续往前几百米,是寮步香市动物园。这座全市首家以饲养和观展野生动物的大型专类园,较好地弥补了本地市民要远赴广州、深圳等才能与动物亲近的遗憾,因此虽然还是早上,却早已人头攒动,聚集许多排队买票的市民。

相比其它地方的动物园,香市动物园只能算是个“迷你”版的。版图虽小,品种却也齐全。亚洲象、非洲长颈鹿、老虎、狮子、黑熊等世界各地的70余种1100多只的珍奇动物都在这里安家。整个园区自然复古的建筑风格,大面积的湖和大量的植被,让人在欣赏动物的同时还能享受大自然的愉悦。园内的室内农业生态园,还栽种着近年已难得一见的莞香以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等珍贵植物,体现了动植物的和谐共处。

于寮步香市而言,香市公园、香文化博物馆、香慧寺虽好,却毕竟都是后天对香文化薪火的承袭和弘扬。若论其根脉,探其源流,却非牙香街莫属。牙香街,是过去也是当下寮步莞香最为集中的销售和集散地,当不虚此行才是。

于是,我出了动物园,沿着香市小学而出,进入香市路,再经路牌指引,曲折来到此行的终点牙香街。

想当年,莞香自唐代由中南半岛传入后,经由宋元酝酿发酵,明清之时才在东莞真正开枝散叶。东莞由此成为沉香的主要产地,因而才有了“莞香”的雅称。而眼前的这个牙香街,则是当时莞香贸易中心的中心。

经由几百年的沉淀累积,当时的莞香贸易已成气候,在牙香街一带形成了以农历逢一、四、七日的香市墟期。每当墟日,便是香的盛宴,寮步本地香农和各地香料商人云集牙香街,或品头论足,或大声议价,或垂涎欲滴,或敝帚自珍,总之,你能想象到的商贸市场该有的景象这里都有。

寮步人对莞香情有独钟,也特别熟谙,按质地优劣分为白木香、镰头香和芽香,而对极品者雅称为“女儿香”。女儿即为千金,而极品莞香则远贵于黄金。

随着商贸的发展,香市贸易形式逐步经历了以物易物、行商、专门店铺与行业街区几个历史阶段,展现出岭南香料墟市的商品经济发展状况。透过牙香街的古老巷陌,我们分明而清晰地看见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星火在萌发在闪耀,真切感受到寮步人民乐天勤朴的厚实情怀。

如今的牙香街,在原址复原而成。风格怀旧,走的是明清岭南建筑风格路线。商业模式已经旧瓶换新酒,不再是以寮步本地商贩为主,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沉香爱好者都云涌而至。每年的莞香文化节和莞香旅游节,这里更是成了全球沉香爱好者的重要节日和欢乐海洋。

沉香是岁月的赐予,是自然精华的凝结。植物树心部位受到外伤或真菌感染刺激后,大量分泌带有浓郁香味的树脂,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终于成为沉香。

沉香之于寮步而为莞香,是可感的,有味道的。

闻香识寮步,莞香见精神。伴随着寮步历史发展的演变,无论是过去的艰辛与跋涉,今日的繁竞与荣光,潮起潮落,花开花谢,莞香一直萦绕在寮步人的心中,融于血脉,见于沧桑。

就如,一首著名的诗歌所言: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间/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莞香,一直都在那里。在寮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