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中秋传统习俗多 样样有讲究

阳光寮步  http://lb.sun0769.com/  2017-10-09 17:35:47

每年的中秋佳节,市民喜欢一家老小齐聚一堂,赏明月、游灯笼、品月饼,闲话家常共享天伦之乐。俗话说“无月饼不中秋”,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睦是中秋节的重头戏,抬头仰望皎洁的圆月,嘴里品尝着香甜可口的月饼,欣赏着与明月争辉的美丽灯笼,这种人月两团圆的传统习俗至今仍然代代相传。

         采写/尹巧瑜

手工自制月饼饱含中秋情谊

近年来,一股DIY月饼新风尚席卷而来,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月饼的刻板印象,各种新式的月饼推陈出新,受到了一众市民的青睐。929日,寮步社工中心联合良边妇联开展“寻味香市”之月饼传关爱活动。组织十多名妇女在良边村五点学堂,手工制作冰皮月饼,让她们度过一个充实温馨的中秋节。“250克的粉要加250克的白开水,隔水加热搅拌均匀,然后用手揉搓至面团Q弹。”寮步义工叶淑娟,向现场的妇女们认真说明制作月饼的每一个步骤。她说,冰皮的制作需要三种面粉,分别有米粉、粟米粉、糯米粉;最复杂的步骤是制作馅料,先煮熟绿豆,然后加油和牛奶翻炒,绿豆蓉需要用冰箱冷藏12小时左右。再根据个人的口味,在绿豆蓉里面添加榴莲、栗子、芒果等馅料丰富口感。DIY月饼除了做给家人吃,还可以用来送人,叶淑娟介绍说,可以在市场或网上购买月饼盒、模具、包装袋等材料,把做好的月饼进行包装,外形跟外面卖的几乎一样,送人也十分体面。

“做月饼是我的兴趣爱好,能够教会别人做月饼我感到很高兴,最难得的是让更多人学习月饼制作的方法,传承这种传统手艺。”不一会儿,叶淑娟已经做好了五六个月饼,每个月饼大小均匀,图案不一让人嘴馋。在场的妇女们对做月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尝试做,但是手法很娴熟,做出来的月饼也很好看。她们表示明年的中秋节,还要自己动手做月饼。“中秋节快到了,我们社工中心每年都会在各村(社区)组织妇女朋友制作月饼,一是让她们学习制作月饼的方法,二是把做好的月饼派发给村里的困难家庭,营造和谐的节日氛围。”社工梁诗敏说。

传统竹编灯笼依然是畅销主角

在寮步商业城隔壁的一条街,有一间店铺非常的出名,它没有华丽的装潢,只因为坚持售卖灯笼30余年而被熟知。从远处看,店铺外面大红灯笼高高挂,各式各样的灯笼争奇斗艳,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店主石阿姨说,店里的灯笼种类繁多,纸质的、塑料的、电子的甚至还有竹编的灯笼,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除此还出售鞭炮、香烛等祭祀品。“光顾我们店的都是老顾客了,有些人每年都会过来购买灯笼,大多数都是老婆婆,本地习俗‘外婆送中秋,外孙担灯笼’喻示前途光明,步步高升。”石阿姨说,市民前来购买灯笼一般会挑选好日子,如果第一次给孙子‘送中秋’必须要购买两个四面官竹编灯笼,上面粘贴的文官和武官寓意能文能武,而且还要一个福禄寿红桶子,寓意添丁发财。这些都能在石阿姨的店里找到。“外婆送中秋”时还会带一些菱角、柚子、花生、芋头、苹果等好意头食品给孩子吃。据石阿姨介绍,以前的灯笼款式比较简单,大多都是竹编或者纸质的,需要点燃蜡烛,如今灯笼无论是款式还是功能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只要充电就可以循环使用。

“每年中秋节的这个月是最辛苦的,为了方便街坊们购买灯笼,还是值得的。”每天凌晨4点,石阿姨就在儿子的帮助下悬挂灯笼准备开市,生意持续到晚上十点,今年农历七月二十开始售卖一直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天结束灯笼销售。“不知不觉已经卖灯笼30多年了,期间曾经有过生意不好的时候,那时能够熬过来,现在没理由放弃。”当年十七八岁的石阿姨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卖灯笼的生意,几十年来她始终秉持着薄利多销的原则,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街坊常年光顾的原因。

IMG_7210.JPG